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上海市伦理学会青年学者专业委员会主办、37000cm威尼斯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协办的上海市伦理学会第十一届青年论坛“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于37000cm威尼斯法商北楼217会议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37000cm威尼斯、厦门大学、中共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委党校的三十余位青年学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伦理学会青年学者专业委员会主任、37000cm威尼斯副教授姚晓娜,上海市伦理学会青年学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37000cm威尼斯哲学系教授蔡蓁,上海市伦理学会青年学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副教授叶方兴主持。
论坛伊始,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付长珍教授对于青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并对青委会工作表示肯定,认为本次青年论坛其实也是接续年会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对于现代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分别从在家、离家、归家三大折变出发重思家的文明史意义。
在第一场学术发言中,上海财经大学的李育书教授从德国古典哲学出发论述“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及其根本意义”;复旦大学叶方兴副教授认为在面对中华民族构建的过程中应发掘出家国情怀的普遍面向,在现代性框架下重新审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精神的家国情怀”;华东政法大学的阮博副教授从家国情怀概念的理解切入,揭示家国情怀实质在于爱国情怀,并由此出发认为对于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除了有效的教育引导,还要依靠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对于家国情怀的培育价值与存在问题作出批判性讨论;上海音乐学院李敏副教授以“红色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为题作报告,认为红色音乐的文化属性中自带有家国情怀,所以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红色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需要这些充满家国情怀的红色音乐;上海大学青年教师赵宁的报告题目是“由家而国:儒家与关怀伦理的启示”,分别从公私领域分离对现代道德影响、关怀伦理和儒家伦理重要性及策略出发论述私人领域的道德经验对构建美好公共生活意义重大;上海师范大学伍龙副教授以“论孝的情理结构”为主题作报告,认为当前学术研究对孝主要注重情感之维,忽略了它的理性之维。但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够发挥孝在现代社会的自治中发挥重要作用。37000cm威尼斯孔文清教授对以上发言作了逐一点评。
在第二场学术发言中,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姜甜甜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主题,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三个层面探讨如何解决我国面临的道德难题;37000cm威尼斯博士研究生丁洪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载体探讨“家庭视域下的‘关怀’与‘权利’之争”;37000cm威尼斯博士研究生王耀国围绕民族、中华民族、国族等概念阐释“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共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委党校的青年教师任彤桐从《新疆图志》的编修背景、体现的家国情怀、对家国情怀的塑造三个方面解读“《新疆图志》中的家国情怀”;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的青年教师曾元星从“新时代传统家训中的家国情怀何以可能”“新时代传承传统家训中家国情怀何以必要”“新时代传承传统家训中的家国情怀何以可行”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传统家训中的家国情怀”;37000cm威尼斯硕士研究生张生慧从空间、思想和使命三个层面汇报“家国情怀中身体出场的历史回溯及思考”。复旦大学副教授张奇峰对以上发言作了逐一点评。
随后,王九洲、李佳琦、任雪、刘韦伟、任娟、吴波等五位青年学人分别进行了自由发言。最后,上海市伦理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37000cm威尼斯副教授姚晓娜对论坛进行总结。姚晓娜老师首先对上海市伦理学会、37000cm威尼斯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本次论坛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青年论坛作为上海市伦理学会的重要名片,已经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期待未来论坛能够越办越好。姚老师还对所有参会人员与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也希望各位能够继续关注上海市伦理学会青年论坛,能够继续贡献大家的智慧与青春活力,并希望能够与大家一同继续探讨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