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
工地扬尘噪声污染的危害及监管的方式
发布时间: 2020-06-03 点击次数: 200次噪音污染是工地施工时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噪音,例如在基础工程中,有土方爆破、挖掘沟道、平整和清理场地,打夯、打桩等作业;在主体工程中,有立钢骨架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吊装构件、搅拌和浇捣混凝土等作业;加之在施工现场,有频繁进行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活动;此外还有各种敲打、撞击、旧建筑的倒坍、人的呼喊等,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工地噪声,既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损伤,同时还会给周围居民带来困扰,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工地的噪音危害有多大?该怎样监测噪音?
一般来说,声音的大小用声音强度表示,单位是分贝(dB),不同分贝的噪声与现实场景联系起来,结果如下:
0-20分贝: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
50分贝:正常交谈声音;
70分贝:街道环境声音;
80分贝:嘈杂的高速公路上的声音;
90分贝:嘈杂酒吧环境声音;
100分贝:气压钻机声音、压缩铁锤捶打重物的声音;
140分贝:欧盟界定的导致听力完全损害的临界点;
190分贝:导致死亡。
噪声的危害有哪些呢?
1. 破坏听觉系统
噪声污染对人体直接的危害就是听力损伤。一般来说,85分贝以上的噪音就会对人体的听力造成损伤,长期处于该噪音下,会导致进行性听力损失,伴有耳鸣。
2. 影响视觉系统
有研究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当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觉模糊。而当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此外,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视线模糊的状况,是十分危险的!
3. 危害神经系统
噪声是一种恶性应激原,如果长期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且恐惧、易怒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
因此,为了保障工程依法顺利进行,需要配备一款监测噪音的设备,当前我国常见的监测设备为:扬尘噪音监测器。
随着建筑施工方面越来越规范化,在建筑工地使用扬尘在线监测仪,已经越来越普遍,那么大家知道,工地扬尘监测仪一般监测多少项数据就够了吗?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下。
1、工地上用的检测仪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环保局的规定来安装的,工地安装扬尘监测设备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原本的环境,扬尘、pm2.5、pm100等影响环境的一些因素。
2、市面上扬尘监测设备从2项到10项不等。具体选择看当地环保局要求,若无具体要求,至少也要监测2项:PM2.5+PM10,一般选择8项较多:PM2.5+PM10+噪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风力+TSP。也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配置。
3、扬尘检测设备主要对扬尘颗粒物浓度、噪声指数以及气象参数和视频画面进行检测,实现了24小时候全天候实时的在线监测。为了提供准确的颗粒浓度信息,可连接多个传感器并远程传输至大显示屏。
目前随着我国对于工地扬尘环境治理要求越来越高,PM2.5、PM10越来越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工地扬尘监测仪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对工地的环境进行监测,作用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安置扬尘监测仪。
- 上一篇:在建工地扬尘污染管理措施
- 下一篇:咸宁市加大建筑扬尘治理力度改善扬尘环境污染